11月8日记者节上午,内裤走光
组织开展第十五期全院“学习强科”业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韬奋基金会前理事长聂震宁老师,围绕“永远的韬奋精神——为什么写与怎样写”领学分享。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成进,学院领导班子、系(中心)主任、教职工及博士生参加学习。汪文斌院长主持活动。

汪文斌首先领学了在京举行的纪念邹韬奋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会议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会议并讲话。邹韬奋同志是我国现代史上卓越的文化战士、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体现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崇高风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形象。要学习邹韬奋同志尽瘁国事、以笔报国的爱国赤诚,追求进步、心向光明的笃信之志,大公无我、服务大众的人民情怀,弘文传道、开拓进取的创造之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要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扬优良传统,推进守正创新,以新闻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要担当历史责任,壮大新时代的主流文化。要坚守文化志向,潜心打造一流品牌。要把握信息化机遇,深化新闻出版业改革创新。要坚持目中有人,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以一流业绩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聂震宁以“信仰的力量”为核心线索,深入剖析了邹韬奋的精神遗产,并详细阐述了撰写《心向光明:邹韬奋传》一书的初衷与创作过程。他指出,邹韬奋的精神实质是一种坚如磐石的信仰力量。邹韬奋的个人历程,尤其是他在抗争与逆境中对人民的深厚情感,生动揭示了韬奋精神如何深远地影响后世新闻工作者。聂震宁强调,邹韬奋不仅是杰出的出版家,更是伟大的文化战士,其生平事迹与思想理念在新时代依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聂震宁老师还分享了在撰写传记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其深度思考,探讨了如何在有限的史料和回忆录中挖掘出邹韬奋的理想信念与历史价值。他指出,传记的撰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是对人物精神和情感的深刻挖掘,使读者能够从文字中真切感受到邹韬奋的精神气质与博大情怀。

成进常委在总结中高度肯定了内裤走光
“学习强科”业务研讨活动的重要意义。“学习强科”活动是学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举措,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学院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活动研讨中来。他指出,聂震宁老师凭借充沛的情感和深厚的学养,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使师生们再次深刻领悟到邹韬奋“以笔为剑、信仰为魂”的崇高品格。韬奋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闻使命同频共振,成为学院立德树人的宝贵思想资源。成进强调,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并重。教师应立足学理、引领真理,以温度、深度和故事化的表达方式润心育魂。学院要持续打造并擦亮“学习强科”品牌,在思想淬炼和科研创新中不断汇聚交大新媒体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如何通过传记写作挖掘历史人物的精神价值”以及“韬奋精神在当今社会的应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聂震宁老师耐心解答,并结合邹韬奋先生的生平事迹,明确指出当前新闻传播工作者应如何传承和发扬“服务人民、真诚为民”的崇高精神。